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近日在西安开幕,现场签约16个重点项目,其中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分别签署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数智化提升工程合作协议、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项目融资合作协议2个项目,推动数据资源在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场景落地应用,为中欧班列运输加“数”提“智”。
2023年首届论坛在连云港举办。两年来,连云港中欧班列特色优势进一步扩大,开行量稳居全省第一,年均增长超过10%,写下共建“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精彩答卷。
谋篇布局,跑出物流加速度
走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个落地的实体项目——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22万平方米的场地里一片繁忙,一列中欧班列正在装车,即将满载生活用品、汽车配件等货物开往哈萨克斯坦。“今年1—10月,我们累计完成集装箱进出场量23.0万标箱、同比增长3.36%。”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孔祥伟说。
依托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和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连云港谨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打造“标杆和示范项目”,用好中欧班列,跑出了一条“一带一路”的黄金物流通道。
陆海联运,是连云港中欧班列的金字招牌。目前,连云港港已开辟集装箱航线99条,通达全球各大港口,5个过境口岸、6条精品线路构建起覆盖亚欧100多个货运站点的物流网络。
从新疆霍尔果斯市跨越国境线西行约15公里,就来到了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中国的火车轨道宽1435毫米,哈萨克斯坦的火车轨道宽1520毫米。这85毫米的差别,使得货物不得不‘下车换乘’,是物流运输的关键节点。”东门经济特区无水港公司副总经理陈勇说。今年,10条宽轨铁路线投入运营,极大提升了无水港的运转效率。
“连云港将牢记嘱托,放大特色优势,建强枢纽通道,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打造对外开放品牌,不断推动‘两基地、一班列’扩量提质、优化服务、转型发展,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推动高质量发展。”连云港市委书记邢正军说。
为有效串联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跨里海国际运输通道,连云港将目光投向中亚,谋篇布局。“我们先后落子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哈国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旨在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形成‘三节点枢纽一体化’运行机制,深化设施一体建设、业务一体运营、数据一体共享,进一步放大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优势。”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战略投资部总经理吴治明说。
服务全局,共筑通道新优势
独行快,众行远。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沿线城市的协同发力。在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上,连云港联合郑州、兰州、徐州、西安、乌鲁木齐、霍尔果斯6地港航单位,共同谋划通道发展新篇章。
合作的核心,是围绕货物通关、铁路作业、物流商贸等关键内容,打造一个涵盖连云港等东向海运口岸、中部各节点国际陆港、霍尔果斯等西向陆运口岸的新亚欧陆海联运全链条信息化平台,通过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全通道的高效联动。
这一构想并非心血来潮。“2024年,我们就提出建设新亚欧陆海联运数据通道的设想,并通过启动连霍合作、搭建数据走廊、创建智慧平台、开展数据对接、创新业务场景等举措,实现连霍两个口岸之间的陆海联运降本增效。”连云港电子口岸信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兴好说。
随着今年9月连霍数据走廊正式开通,连云港港的船期、班列计划、海关放行状态、境内运踪等核心数据与霍尔果斯口岸实现实时共享,客户可像查询网购包裹一样随时掌握货物动态,极大提升了物流的确定性。11月初“云港·霍数通”平台的开通,更实现了中欧班列在亚欧16国的境外运踪可视化追踪。
“随着我们与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沿线节点城市在共建数字丝路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大家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将极大提升通道的竞争力,降低物流成本,让这条通道真正成为服务全局的经济大动脉。”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国超说。
发力长板,优化物流营商环境
“聚焦合作共赢,连云港还与徐州合资成立公司,共同完成首张全程单证物权属性探索,徐连海铁联运通道入图运行,运量增长近两倍,并与乌兹别克斯坦物流公司‘互投互建’,打造乌兹别克斯坦汽车零配件中转分拨基地。”连云港市发展改革委营商专班负责人孟鹏球介绍。
连云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物流服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让物流优势成为吸引企业、助力产业发展的强磁场。
“这个集装箱里既有韩国的净水器,也有浙江的家居建材,是我们首创的‘保税+出口’混拼模式。”孔祥伟指着集装箱介绍,“以前企业凑整箱要等十几天,现在小批量货物‘搭顺风车’,每票能省七成成本,等待时间缩短15天以上。”
成本下降和效率提升,正是连云港优化物流服务、改善营商环境的生动体现。
连云港还整合港航服务与班列运行等环节,创新推出的过境集装箱“船车直取”零等待模式已在全国推广,过境集装箱班列的发运时间由4天压缩至1天以内,中转作业时间节约75%;探索“集货+仓储+班列”一站式跨境物流服务,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成功开行;连云港中欧班列保税转出口货物新模式被列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第一批典型经验清单;创新应用“一箱到底”模式,重启哈麦过境业务。
数字化转型则让营商服务更加精准高效。中国外运陆桥运输有限公司多式联运事业部经理肖法梁对此深有感触:“我们每年有约1万标箱的货物通过中欧班列发往中亚,以前客户经常追问货物位置,我们需要挨个节点电话咨询反馈,现在通过平台随时能查,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
一条以连云港为关键支点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正加速成型,把港口和物流作为营商环境优化的“王牌”,连云港正在赋予“以港兴市”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