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江苏
一系列层次高、内容实、成果丰的活动亮点纷呈
“苏”式合作“链全球”
时间:2025-11-07 06:57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默认

黄浦江畔,万商云集。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同一把金色钥匙,打开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开放之门。

对于开放大省江苏而言,进博会不仅是“买全球、卖全球”的超级市场,更是深化友谊、拓展合作、共谋发展的战略平台。

本届进博会上,江苏以一系列层次高、内容实、成果丰的重点活动告诉世界宾朋: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合作的步伐越走越实,共赢的“蛋糕”越做越甜。

一组签约,铸就贸易畅通“新引擎”

11月5日,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推介会暨中国(江苏)—中亚经贸合作交流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4.2号馆举行。哈萨克斯坦贸易和一体化部部长阿尔曼·沙卡利耶夫,乌兹别克斯坦投资、工业与贸易部副部长伊尔扎特·卡西莫夫等中亚五国政企高层,与中方嘉宾并肩而坐,见证并推动一个共同愿景的实现。

这场活动不仅是江苏在本届进博会的“重头戏”,更是一场承载着国家战略的深度实践:活动现场,哈萨克斯坦阿克莫拉州与江苏签署投资发展中心入驻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协议,阿克莫拉州农业管理局与苏豪亚欧互联科技集团、省班列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墨迹未干,会场旋即转入更为火热的企业对接活动:江苏与中亚企业围绕食品、金属矿砂、医药材、金属采矿、工程机械、现代农业等项目进行密集磋商,询盘、报价、洽谈声此起彼伏……江苏用最务实的行动,将进博会的开放平台,转化为互利共赢的“即时成果”。

沙卡利耶夫在致辞中表示:“江苏企业是中亚地区的关键投资者,它们不仅提供了资金,还为我们的关务和物流数字化提供了先进技术。”他将江苏伙伴称为这一宏大倡议的“架构师和推动力”。

这座坐落于南京、总面积2.3万平方米的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已是中亚国家的“商品展示窗”和中国企业开拓中亚市场的“数字出海口”。苏豪控股集团董事长周勇在推介中展示了一组亮眼数据:2024年江苏与中亚五国进出口同比增长32%;在平台带动下,苏豪自身对中亚贸易额猛增82%。强劲的贸易需求催生投资热潮,2024年江苏对中亚协议投资额扩大了19倍。数字背后,是平台打造的“五星连珠”物流网络、丝路电商“全托管”服务,让中亚的驼奶粉、蜂蜜和江苏的汽车、电脑“触手可及”。

卡西莫夫则将目光投向了更宏大的区域协作。他特别指出已启动的“中吉乌铁路”建设,“不仅对本地区,而且对整个欧亚大陆都具有战略意义”,它将“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互联互通的新象征”。这番话,道出了在场所有中亚嘉宾的心声:他们渴望的,不只是简单的商品交换,更是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的产业协奏。

随后的企业对接环节,各方企业家、机构纷纷就食品、矿产、医药、机械等细分领域洽谈合作机遇,笑脸、握手、拍照声充满了会场。这一刻,江苏与中亚的命运,通过进博会这个节点,更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一场咨询会,汇聚开放创新“思想库”

11月5日,以“培育开放创新动能,塑造未来发展优势”为主题的“2025江苏开放创新发展国际咨询会议”在上海举办,汇聚了50余家世界500强和隐形冠军企业的高管。

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率先发言,他抛出了与江苏合作的“三维协同”路径:场景开放、人才培养、生态共创。“西门子在江苏的投入,不但没有慢下来,反而在广度、速度和强度上持续加码。”西门子在苏州落地中国区总部,在南京揭牌科创赋能中心,在无锡和仪征建设新智能工厂的系列布局,本身就是对江苏营商环境的肯定。

强生医疗科技全球资深副总裁周敏涛,则从苏州产业园20周年的视角,讲述了外资企业与江苏“双向奔赴”的动人故事。他期待与江苏省内优秀的创新伙伴合作,借助江苏自贸片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培育江苏医疗创新生态圈,形成更多试点,也为全国生物医药开放发展打好样板。

嘉吉农业与贸易亚太集团总裁柯沛瑜则用“投资10亿美元”的南通新基地项目,为江苏的营商环境投下具有分量的信任票。她坦言,项目涉及诸多中央事权审批,“得益于江苏省、南通市各级政府在土地审批、交通配套、政策协调等方面的高效协同,项目顺利开工。”

伊藤忠商事东亚区总裁三村刚则从贸易视角,为江苏消费升级建言。他巧妙地将公司170年的“三方有利”理念与中国的ESG战略相结合,并透露正与盐城市研究海上风电和绿色燃料项目,希望在江苏实现“对买方有利、卖方有利、社会有利”的商业愿景。

会上,每一位发言者的观点都像一块拼图,共同勾勒出江苏未来开放创新的全景蓝图:打好“科技牌”“出海牌”“外资牌”,突出应用场景和清洁能源优势,构建更具吸引力的产业生态。

一次联展,编织互利共赢“同心结”

开放,不仅体现在经济往来上,更展现在文化的交流、心灵的沟通中。在本届进博会首次设立的中外友好城市展区,南京市与德国斯图加特市携手呈现的“双城匠心·共赢未来”联展,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今年是两市结好30周年。展台上,从梅赛德斯—奔驰的精密制造到泉峰运营的德国品牌,从博西家电内置斯图加特葡萄酒的高端酒柜到两地球衣的“红色胸环”与“长江蓝”交织,每一个细节都在彰显“匠心融合”的深度。一幅《金陵图》数字艺术,更将南京的文学底蕴与斯图加特“清音园”的造园理念诗意连接,让观众看到,开放合作早已从产业经济,浸润到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种人文的纽带,同样存在于江苏与中亚的交流交往中。在推介会上,哈方代表QazTrade总裁艾特穆哈迈德·阿尔达扎罗夫的发言朴实而真诚。“自2018年以来,哈萨克斯坦每年都参加进博会,这已成为我们的传统。”他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与江苏伙伴苏豪控股的合作成果:在南京设常驻办事处,在京东开设哈萨克斯坦国家馆,成功举办阿斯塔纳商品展……

人文交流为经贸合作培厚了土壤,而蓬勃的经贸合作又为人文交流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这种良性循环,正是江苏开放型经济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