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近年来,扬州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树牢“大卫生、大健康”工作理念,通过完善体系,创新机制,拓展平台,以“小切口”推动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工作走深走实。成功入选国家传染病防控医防协同医防融合试点城市。“健全医防融合机制,加强慢性病管理”项目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评为2024年度深化医改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典型案例。
坚持高位推动 全方位构建医防融合新体系
顶层设计定向。扬州市委、市政府就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医防融合机制作出重要部署,印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系列文件,加强对医防融合工作的统筹规划。
队伍建设强基。全市28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设立公共卫生科,配备专兼职公卫人员130余人。积极推行疾控监督员制度,遴选27名专兼职疾控监督员进驻29家医疗机构。
项目支撑赋能。2023年起,在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中,专门设立医防融合子项目,获国家、省市财政资金支持,保障医防融合重点项目实施。
注重系统思维 全要素创立医防融合新机制
创新双管制实现“人员通、管理融”。选派两批29名公共卫生专业干部,挂任市直和县(市、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副科长,“一院一策”指导完善公卫工作清单。建成市医防协同规范化培训基地,建立公卫、临床医生交叉培训制度,初步建立起一支“能防善治会应急”复合型医师队伍。
推行数据共享实现“信息通、网络融”。研发扬州市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系统),实现全市疾控以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验室“实时监控”全覆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安装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建立慢阻肺、心血管病及五大肿瘤疾病筛查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慢性病数据“一次采集、多方利用”。
联合实施项目实现“资源通、机制融”。医疗、疾控机构协同开展7大类20个管理项目;创新设立区域卫生检验检测中心,疾控机构加入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着力构建敏感有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
拓展合作平台 全维度打造医防融合新亮点
以MDT门诊推动重大疾病防控。8家医防融合门诊公卫医师为患者开具个性化“公卫健康处方”,优化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以MDT门诊延伸公共卫生服务阵地。通过多学科协作和个性化治疗,有效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临床懂公卫、公卫知临床,释放“1+1>2”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