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近年来,盐城市民政系统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以“弱有所扶、困有所帮、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为使命,实干笃行,踔厉奋发,积极惠民生、暖民心、解民忧,在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上被表彰为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用心用情写好“民生答卷”。
从“多元养老”到“幸福享老”,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连续三年将幸福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打造“盐年益寿”养老服务品牌,推进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建成一批群众急需急盼的养老服务中心、睦邻点、助餐点。围绕老年人多元养老服务需求,大力发展居家、社区、机构等多层次养老服务,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供给,让养老服务形态更加协调。在全省率先制定《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实施办法》、全市2254个新旧住宅小区全部按标准配建到位、建成5个省级人才培训基地。政府主导、市场配置、社会参与三者协同,共同推动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出台《盐城市养老服务条例》,推介银发经济项目,推进适老化改造,养老事业与产业联动发展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从“人找政策”到“政策上门”,扎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凝聚干事合力,提升民生温度。在全省首创成立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横向联动64家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纵向贯通市、县、镇、村。出台《关于健全社会救助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建立“网格+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将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780元,标准苏北第一。动态跟踪救助,提升帮扶力度。建设市智慧救助信息平台,汇集人社、医保等23个部门33项数据。每季度对在保对象个人支出超过1万元、非在保对象个人支出超过3万元的进行逐一上门核查,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广泛发放救助惠民政策“明白卡·幸福码”,在“我的盐城”App上线“盐易助”一键救助申请模式,实现省内通办。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兜底广度。全省首家推广容缺审批机制,通过“个人信用承诺+村级民主评议”开展急难型救助。首家推行“一事一议”审核确认机制。出台专门文件,细化家庭收入抵扣、就业成本扣减等5项措施,将低保扩围增效工作落到实处。盐都区“社会救助一件事”获评全国数字政务发展典型案例,响水县民政局被确定为全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试点单位。
从“人生大事”到“民生小事”,持续提升社会事务服务水平。始终以深化为民服务为主线,注重可感可及,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开创社会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稳妥推进婚俗殡葬改革。打造“盐之有爱”婚姻登记服务品牌,全国首家开展“盐之有爱”中式结婚誓词征集、展示活动,获评全省高质量民政事业发展创新成果;全省率先建设城市公益性公墓并实现县域全覆盖,制定《殡葬流程及服务标准化管理细则》,全市殡仪馆全面实施“一站式”“二维码”“三平台”“四公开”工程。在全省首创儿童服务类救助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困境、留守儿童明确“爱心守护人”,每月上门探访交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加强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举办儿童主任实务技能竞赛,提升儿童主任队伍能力水平。保障残疾人权益,让他们安居乐业,是织严织密民生保障网的重要一环。出台《盐城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实施办法》,常态化开展残疾人两补信息比对,及时发现处理存疑数据。建成22个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点,持续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规范化管理、精准化发放三年行动”和“精康融合行动”。举办残疾人福利工作培训班、座谈会,有力提升残疾人福利工作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