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成果(专利)拍卖季”与“J-TOP创新挑战季”近日拉开帷幕。作为全省科技成果转化的标志性活动,两大平台以“供给侧+需求侧”双向发力,通过成果拍卖、技术挑战、金融赋能等多元机制,搭建高校院所与企业间的创新资源对接桥梁,助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今年活动首次引入“先使用后付费”专利许可模式,以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技术应用门槛。
“拍卖季”聚焦科技成果供给侧,面向全省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广泛征集优质专利及技术成果,采用“网络竞拍+协议成交”模式,推动科研成果以市场化方式快速落地企业。“挑战季”则立足企业需求端,围绕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信息通信、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七大重点产业领域,公开征集企业在技术改造、产品升级中的“卡脖子”难题,以及定制化解决方案。各领域“热门需求榜单”不仅在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云平台发布,还将根据产业领域推送给高校院所、计量技术机构等。对于在“挑战季”中促成合作的项目,地方科技主管部门建立项目库,常态化开展跟踪问效服务,确保项目落地;对于未获得有效解决方案的需求项目,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及各分中心继续做好服务,积极促进供需对接。
今年活动由省科技厅、省委人才办、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管局和省知识产权局主办,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单位承办,12场线下专场分区域、分主题组织开展。主办方还将联合江苏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参与技术交易的企业提供“交易贷”“仪器贷”等专属金融服务。
数据显示,自2020年启动以来,“拍卖季”和“挑战季”“双季”活动累计促成科技成果交易2500余项,成交金额突破15亿元。
除引入“先使用后付费”专利许可模式外,今年活动还有些变化。比如,为进一步加快计量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主办单位中新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省高校科技发展中心,将按照“优势学科+优势产业”模式,促成高新区和高校协同,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落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