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近年来,镇江深入推进“社银合作”模式,依托银行网点分布广、服务优的优势,将社保业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随着该模式的推行,覆盖全市的15分钟“社保服务圈”成为民生实景。
织密服务网络,群众办事“更省心”
社保服务关乎民生福祉,如何让群众少跑腿、快办事,一直是镇江社保中心努力的方向。2021年,镇江农商银行率先试点“社保金融超市”,探索社保业务下沉银行网点的新模式。经过3年发展,江苏银行、苏州银行、省农信社、邮储银行等4家金融机构陆续加入,合作网点数量增至130家,其中16家“优质网点”,可办理全部71项社保业务;114家“基础网点”,可办理50项高频业务,形成“城区全覆盖、乡镇有延伸”的服务格局。
在扩大合作范围,实现“多点覆盖”的同时,市社保中心统一服务标准。为确保“同质高效”,所有合作网点均接入江苏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配备社保卡读卡器、身份证识别仪等设备,并统一张贴办事指南、服务流程。优质网点设立“社保专窗”,由专人负责业务办理,确保服务质量不打折。同时,通过定期培训、考核督导,提升银行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让群众在银行网点也能享受与社保大厅同等的专业服务。
依托“江苏智慧人社”App的“地图服务”功能,群众可实时查询附近合作网点的地址、营业时间、可办事项,并一键导航前往,避免“跑空趟”“多头问”。有了智慧导航的助力,群众办事实现“一键直达”。
创新服务模式,群众办事“更舒心”
异地居住、行动不便的群体如何更加快捷地办理社保业务?为此,市社保中心联合江苏银行镇江分行,在全省率先推出社保业务“视频办”服务,通过远程视频连线、材料线上传输、工作人员实时指导,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资格认证、参保登记等8项高频业务办理,真正实现了“零跑动、零距离”。
为了延伸服务触角,市社保中心打造“移动社保窗口”,以银行网点为圆心,定期组织“社保服务进社区”活动,联合银行工作人员走进街道、养老院、企业,开展资格认证、社保卡换发、政策宣讲等上门服务。去年举办活动20余场,服务群众超2万人次,让社保服务从“窗口”延伸到“家门口”。
此外,为进一步扩大宣传面,提升群众知晓率,市社保中心通过银行网点电子屏、宣传折页、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宣传“社银合作”服务事项。同时,结合反诈宣传、健康讲座等主题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社保政策,提升了社保服务温度。
聚焦群众需求,服务体验“更暖心”
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而言,智能设备是横亘在他们与互联网服务之间的一道“鸿沟”。为优化适老服务,守护“银发群体”,合作网点均保留人工服务通道,并提供大字版办事指南、老花镜等便民设施,部分网点还开设“敬老专窗”,由工作人员全程帮办代办,让老年人办事无忧。
为精准对接企业,助力营商环境提升,市社保中心依托银行对公客户资源,联合合作银行开展“社保惠企行动”,为企业提供参保登记、缴费查询等“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已为300余家企业办理社保业务,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此外,镇江市社保中心建立反馈机制,持续优化服务。通过线上评价、电话回访等方式,收集群众对“社银合作”服务的意见建议,并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机制。针对群众反映的“部分业务办理流程复杂”问题,联合银行简化材料要求,加快推动社保业务实现“秒批秒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