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公布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名单,江苏盐城市、扬州市、溧阳市成功入围。同时,在财政部组织的2025年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绩效考核情况公示中,我省连续第三年获评东部省份第一档次。
此次成功入选示范区的江苏3地,在普惠金融领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样本。
盐城市近年来积极发挥金融引领作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盐城市财政局金融处相关人士介绍,当地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工具以及“苏创融”“苏创积分贷”等特色产品落地。截至2024年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落地1.05亿元,“苏创积分贷”落地174笔10.24亿元,平均贷款利率3.19%;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72.37亿元,同比增长19.02%。
扬州市强化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普惠金融政策、产品直达基层。
“我们尝试在扬州市‘财政金融联动惠企’平台发布200万元‘扬创贷’贷款需求。江苏银行当天就完成了预审,5天即成功放款。”江苏双凰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财政金融联动惠企’平台通过持续优化服务机制,整合财政金融线上运行模块,打破‘数据壁垒’,解决融资过程信息不对称难题,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扬州市财政局金融处相关人士表示。同时,建立惠企财政资金速兑机制,实现政策资金“直达快享”“免申即享”,让政策红利精准直达企业,助力创新创业和转型升级。
溧阳市不断建立健全基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缓解小微、“三农”融资难题。2024年8月,溧阳市出台“富民创业贷”新政,重点支持就业困难人员、大学生、农村自主创业农民等10类群体。个人贷款期限自首次获得贷款之日起可达3年,创业者可申请最高300万元的贷款额度。“这一政策的实施,为众多创业者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有效降低创业门槛和融资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溧阳市财政局金融科工作人员介绍。
2022年首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名单公布至今,江苏已有12个市(区)入选。凭借中央奖补资金的撬动作用,地方政府进一步完善融资增信、风险补偿、信息共享等机制,吸引更多金融资源向中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