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要闻关注
基金“起跳”,“逆势”创投的成效如何?
—— 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一周年观察(上)
时间:2025-07-22 07:35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默认

7月11日,省政府与中国诚通控股集团签署框架合作协议,规模100亿元的诚通科创投资基金(江苏)有限公司框架性协议正式签署。这意味着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第三批产业专项基金启动,三批总规模破千亿元,实现省内13个设区市全覆盖。

作为在全国最早一批推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省战新母基金于去年6月21日启动运作,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撬动效应,有力支撑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壮大。一年来,省战新母基金取得哪些成果?机制有何创新?如何发挥“耐心资本”作用?

2024年6月21日,江苏重磅发布:总规模500亿元的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正式启动。江苏率先落实耐心资本实践走在前,消息为全国瞩目。一年过去,截至记者发稿,以其为核心的基金集群成果斐然——

先后两批与相关设区市和省属企业合作组建落地产业专项基金36只、总规模914亿元,已全部常态化开展投资;第三批5只、总规模155亿元产业专项基金于7月上旬正式启动,战新基金集群覆盖13个设区市和6家省属企业;89个项目通过投资决策,26亿多元资金精准投向新兴产业,超八成投资企业扎根江苏大地……

全球创投市场寒潮未退,江苏战新基金集群却“逆势”加速轰鸣。一年多来,战新基金集群是如何播撒技术“种子”、培植产业“幼苗”的?

投到“关键处”,让创新者“敢创”“能创”

7月16日上午11点,无锡某上市公司厂房内,天荣科技公司的压缩机设备正进行最后安装。成立仅一年多,这家年轻的公司成功突破氢能产业链中压缩机环节的技术卡点,具备成套、多型号的氢气压缩机设计、生产及销售能力。

“公司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战新基金的支持。”天荣科技创始人郭魏回顾说,在技术迭代的关键期,战新基金集群中的无锡未来产业天使基金注资300万元,全部投入绿氢压缩机研发,帮助企业迅速拉开与同行的距离。

凭借独到的眼光,江苏战新基金集群正为创新沃土精准“选苗”,并通过“资金+资源”精准滴灌,让一批批经过精心筛选的新技术、新成果如种子一般破土而出,勇于创新、向上生长。

如何在海量企业中“慧眼识珠”?无锡未来产业天使基金是战新基金集群中首批未来产业天使基金之一,总规模10亿元,重点聚焦无锡地区“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早期项目没有成熟的数据可依,我们靠‘懂行’的团队筛选项目。天使阶段的项目商业模式甚至技术尚未成熟,需要项目负责人大胆判断创新项目的潜力。”该基金负责人朱国庆说,为保证专业性,其基金团队成员全部来自相关产业一线或拥有深厚研究背景,他们有自己的一套精密的“产业算法”,快速锁定技术前沿的潜力项目,将资金高效、精准地投出。

创新之路,道阻且长。战新基金集群扮演着创新发现者、技术培育者的角色,为企业提供关键支持。

“刚到无锡,战新基金就找上我们。那时候我们很缺钱,500万元资金太及时了,可以支持我们完成关键技术的持续迭代。”江苏凝视科技公司董事长窦树楠带团队创业时,保持着可控带动力临近空间浮空器连续在空运行的世界纪录。随着资金到账,凝视科技迅速完成人才、厂房、设备准备,并成功研制出电机驱动控制样机,迈出技术落地的关键一步。

基金加持,让科创“幼苗”企业扎稳根茎:即将推出国产最大负载六关节机器人的南京埃斯顿酷卓公司、突破医用植入级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研发与生产的苏州美创医疗公司、全球首家实现量产8英寸硅基氮化镓晶圆的苏州英诺赛科公司……闯“无人区”、破“0到1”,在战新基金集群的合力支持下,这些分布在不同赛道的企业,正迅速成长为产业发展的一股股新生力量。

整合多种模式,打造创新资源“超级接口”

技术突破只是起点,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离不开耐心资本的深度参与。

在工业操作系统领域,国产化任务艰巨。作为国内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企业,南京一家工业软件企业的产品内核自主化率达到100%。

然而,技术再先进,若缺乏应用场景也难以落地。江苏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专项母基金项目负责人张苏荣与团队深入产业一线,利用基金网络和地方政府资源,积极为该企业对接南京本地工业软件应用需求,“南京是全国工业软件重镇,各类企业对国产工业实时操作系统的尝试意愿很高。”

这家企业也联合多家工业软件企业、行业用户及高校院所成立南京工业软件应用创新中心。一年过去,该创新中心发布智慧水务、空地一体等一批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推动了国产工业操作系统在南京多个关键基础设施落地。

寻求国产化突围,单靠企业的力量远远不够。战新基金集群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并整合产业资源,为国产替代按下“加速键”。

“我们研发的‘全域量子安全工具箱’,可抵御量子计算攻击,具备长期安全性,已成为替代传统密码体系的前沿解决方案,相关量子通信加密解决方案已经在电力领域实现商用。”矩阵时光数字科技公司今年3月获得融资,公司副总经理万永长直言,国产品牌的市场推广面临瓶颈,需要资金和本地产业资源等各类支持。

针对各类“痛点”,战新基金集群发挥平台优势,创新推出“投贷结合”的金融服务模式,联动多家银行提供“战新贷”等产品,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支持,以满足科创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同时,战新基金集群还探索与中国人保等保险机构合作,建立“投保联动”机制,为科创企业构建更加稳健的发展环境。

过去一年,战新基金集群打造创新资源的“超级接口”,通过整合不同资源,撬动金融资本、场景资源、产业生态……丰富的创新要素向企业汇聚,为国产替代注入强劲动力。

设计灵活条款,助推科技成果走向市场

将一项前沿学术成果转化为可实践应用的产品,转化路上面临着高风险和长周期的考验。战新基金集群通过设计灵活的投资协议,并撬动多元资本合力跟进,有效降低转化风险,为科技成果架起一座从实验室通向市场的坚实桥梁。

在南京江北新区,元迈细胞生物科技公司的巨噬细胞疗法正处于概念验证的关键阶段。“细胞疗法是一种新兴的医学技术,如果能取得突破,将为肝硬化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深耕巨噬细胞免疫治疗20多年的沈萍萍,既是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也是元迈细胞生物科技公司的董事长,她认为战新基金也跟她所在的医药产业一样“需要等得起”。

为降低早期项目的风险,同时展现对创业团队的宽容与信任,战新基金集群设计了结构灵活、阶段支持、风险适配的投资条款。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负责人吴俊介绍,“在条款设计过程中,我们将企业的成长空间纳入重要考量。在回购条款方面,我们并不简单地以商业化成果作为唯一衡量标准,而是依据项目关键节点进行科学评估与触发。”他举例说,生物医药项目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获批上市等关键阶段,都是重要的评估依据。这种灵活的方式既能降低早期项目风险,又能更好支持企业实现阶段性目标。

为了更精准地服务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战新基金集群专门设立南京、苏州2只总规模10亿元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专项服务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为高校科研团队提供从技术孵化到产业落地的全方位支持。

“我们将构建源头创新策源地,深度联动本地高校、科研院所及省高投等专业机构,重点布局颠覆性技术早期项目,推动实验室成果向‘硬科技’企业转化。” 苏州国发创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州市未来产业天使基金负责人张希凌表示。

创新的每一次蜕变,都充满风险与不确定性。作为“陪跑人”,江苏战新基金集群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而是致力于培育壮大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战新产业专项基金更是以不超过15年的存续期,打破行业“7年退出”的惯例,为投早、投小和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留足“耐心”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眼前的“成绩单”,仅仅是战新基金集群的一次起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