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内部困难挑战犹存的复杂形势,全省工业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
一、工业生产延续较快增长态势
1-6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从季度看,受出口拉动效应减弱、总量基数抬升的影响,一季度工业生产实现良好开局,增加值增长8.2%;二季度生产有所放缓,增加值增长7%,其中6月份增长6.8%,较5月份回升0.6个百分点,扭转自3月份以来的逐月回落态势。从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增长7.9%,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0.5个百分点,采矿业增长6.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6%。从行业看,列统的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82.5%。其中,电子、汽车、铁路船舶等行业实现两位数较快增长,增速分别为14.3%、11.1%、15%,合计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个百分点。
二、装备制造业“压舱石”作用明显
受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消费品以旧换新、工程项目施工加快等因素影响,装备制造业对工业生产的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8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5.4个百分点,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73.5%,较去年全年、一季度分别提升12.3个、2.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速已连续20个月不低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带动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5%,自“十三五”末逐年提升,累计提升4.1个百分点。
三、工业新动能不断积蓄壮大
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具有技术创新优势、市场需求优势的行业和企业,不断释放出增长新动能,推动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从行业看,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高于全部规上工业4.4个百分点,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36.3%,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长2.7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光纤光缆及锂离子电池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等行业均实现两位数较快增长,增速分别为13.3%、18%、16.7%、18.2%;半导体分立器件、传感器、电子元件、锂离子电池等重点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5.8%、43.5%、11.9%、26.8%。数字产品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连续17个月保持高于全部规上工业的增速水平,其中智能设备制造、数字媒体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等行业分别增长13.5%、12.5%、12%;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0.1%、33.3%。从企业看,列统的1955家规模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9.6%,高于全部规上工业2.2个百分点;百强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0.5%,对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26.5%。
四、民营工业筑牢发展基本盘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为54.5%,同比增长8.7%,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1.3个百分点,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63%。从出口看,上半年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长14.4%,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5.4个百分点;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为40.1%,较2024年提高0.4个百分点。从效益看,受船舶、医药、电子等部分重点民营企业拉动,1-5月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9.3%,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8.7个百分点,对全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贡献率达77.2%。从市场主体看,7.1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85.3%,较2024年提升0.8个百分点,93.7%的新增达规企业(含新建投产、“小升规”等)为民营企业。
总的来看,上半年,随着政策组合效应持续释放,稳经济促发展效果显现,工业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需求扩大内生动能尚需增强,工业经济持续稳中向好的基础仍需稳固。下阶段,要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深入实施“八大行动”,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线并进”,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