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交出半年精彩答卷
时间:2025-07-29 17:02 来源:南京市政府办公厅 字号:默认

今年上半年,南京市围绕着力提升“五个度”目标,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坚持系统集成、协同推进,扎实推进《南京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十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交出半年精彩答卷。

科创对接生态优化升级。上线宁科荟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与供需对接平台,累计发布成果3281项、需求488项。举办“宁创新品”——南京市应用场景现场观摩会(韧性城市、城市文化专场)、“宁创新品”——南京市应用场景对接会(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专场)等活动,上半年累计举办“宁创”系列活动10余场。

金融资源供给提质增效。累计设立AIC股权投资基金4只,总规模13.4亿元。依托“金鱼嘴每日路演平台”开展投贷联动专场路演活动,推动银行提供“见投即贷”服务。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聚焦主业提质拓面,切实加大支小支农力度,截至目前,南京市6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共计26.88亿元,在保余额177.67亿元,当年新增小微和“三农”金额占比为98.94%。

人力资源支撑稳步强化。发布《南京市2025年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紧缺型职业(工种)目录》,将人工智能训练师等35个职业(工种)纳入紧缺型职业(工种),培训补贴在相应标准基础上上浮30%。持续拓展“长三角招聘专区”接入渠道,优化智能推荐匹配岗位模块页面排版,提升求职需求登记体验流畅度。上半年专区累计访问18万人次,有效职位5万余条,投递简历33万人次。

应用场景赋能成效凸显。依托“部门+中心+公司”推进机制,持续推进全域场景开放,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应用场景搭建,上半年统筹发布应用场景超600个。推进南京城市算力网平台建设运营,已建成玄武、建邺、雨花、经开区4个区级分平台,向园区企业提供分级服务。部署DeepSeek模型并提供免费服务,调用超过4万次。

涉企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完成“宁企通”平台二期建设,实现与省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接,推进“宁企通”平台“财政资金直达快享专区”建设。争取省级改革试点,在工信、交通领域试点推动财政资金直达快享,实现“无感获得”,提升企业获得感。编制《2025年全市重大项目“管家式”服务项目清单》和《南京市重大项目“管家式”代办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为298项市级重大项目提供帮代办服务。

行政审批服务全面提速。全面推行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办理时间从16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环节由7个合并为1个,跑动次数从7次缩短到1次,提交材料从7份压减到1份,有效解决企业“程序繁”“时间长”等痛点难点问题。全面实施“五办”集成工作机制,开启“五证”齐发模式,上半年累计助力42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知识产权保护坚实有力。上半年全市共举办52场银企对接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累计发生571笔,涉及企业535户,同比增长0.56%,累计质押金额46.94亿元。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公益体检”服务,为全市371家创新主体出具定制化知识产权分析报告。推动深交所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南京服务专区”建设,联合开展“未来星资本市场赋能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培训,共探专利成果转化运用新模式、新路径。

招标采购管理公开透明。推进“阳光四季”2.0总集成项目建设,完善不见面评审系统,设立独立评审席位,实现跨场地分散评标,减少人为干预可能。上线“宁易新”招标投标交易系统,在房建市政、水务、交通等行业全面应用,实现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一网交易”,所有项目“不见面开标”。上半年完成174个项目的远程异地评标,抽取评委377人次,居全省前列。

涉企监管执法日趋规范。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适用,完成439项市设行政处罚事项裁量权基准制定,动态调整免罚、轻罚清单。探索“扫码入企”工作,推出全省首个行政检查码系统“宁捷查”,通过数字化手段规范涉企检查行为,减少随意检查、重复检查。

对外开放能级突破跃升。上线跨境电商“一件事”,在全省率先开发“跨境电商线上快速备案”系统,实现跨境电商企业备案从线下“企业跑腿”变为线上“数据跑路”,海关前置审批时间大幅缩短至1-2个工作日以内。南京综保区“网购保税进口商品与非保税货物同包同车集拼出区模式”入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复制推广示范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