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要闻关注
江苏四亿元专项资金助力化工行业“安全+高效+绿色”转型
时间:2025-08-24 07:04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默认

“完成更新改造的16套三氯氧磷生产装置已经全部投产,产能比过去提升了6%—7%。”说起去年下半年开始的老旧装置改造,淮安华源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峰给记者算了一笔安全账、效益账,160多万元的改造总投入,政府补贴了23.3万元,刚好覆盖关键安全设备的采购成本。

政府补贴政策及时,与企业提升安全的意愿相契合,推进老旧装置改造的速度加快,比预计时间提前半年完成。李峰的获得感,正是江苏在化工和危化品企业老旧装置更新改造工作中,以改革激励撬动企业内生动力的鲜活例证。

早在两年前,江苏就在全国率先启动化工和危化品企业老旧装置更新改造三年行动,重点排查化工生产企业、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企业的主要反应器等设备设施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未规定设计使用年限但实际投产运行时间超过20年的装置。

顶层设计转化为落地实践的关键,在于构建一套可持续、能见效的支持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作出重要部署后,江苏加大排查力度,新排查出171家、430套老旧装置,目前已全部启动更新改造,其中已完成247套。

越是重大的改革,对关联度、协同性的要求也就越高。江苏打出“精准补贴+杠杆撬动”改革组合拳,安排共计4亿元专项资金,面向更新改造项目予以资金扶持,撬动企业投入改造金额约240亿元,撬动比例高达1∶60,让更多企业有底气、有动力投身更新改造。

更新改造,绝非简单的“以旧换新”,而是技术迭代的契机。金陵石化炼油二部安全环保室主任雍伟翻开数据记录,向记者介绍,“以溶剂油装置更新改造为例,在加热炉改造中,新增了低氮燃烧器,这一举措便可将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下降约60%,让装置运行更绿色环保。”而这样的技术升级,也被纳入补贴的主要范围——采用连续化、自动化、绿色化等生产技术及高效工艺与低(无)泄漏生产设备,实施老旧装置更新改造和新技术应用,提高生产装置稳定性、设备可靠性、工艺安全性、技术先进性、产品高端化,从而进一步激励企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过去控制室不满足抗爆要求,安全风险高。”在金陵石化工作20多年的炼油二部第二工区主任朱欣荣,亲身感受到了危化设施装置“焕新”后的变化。在溶剂油装置新建控制室,记者看到了防爆门、防爆墙等安全设施,崭新的视频监控大屏上显示着装置的实时监控情况。“一旦装置发生险情,操作人员可在抗爆结构的操作室中紧急避险,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提升装置安全指数。”朱欣荣说。

装置更新改造不仅提升了本质安全水平,生产效益也有了显著变化。金陵石化改造升级的烷烃吸附分离装置完善项目去年10月投产后,正己烷产品的生产纯度从过去的85%提升到99.5%以上,年产能可达4.7万吨。“高纯度正己烷在医药中间体制备行业有着重要应用,我们的产品线让金陵石化成为全国首家以石油为原料生产高纯度正己烷的企业。”中石化金陵石化副总经理夏民说。

为确保改革红利精准浸润企业发展土壤,江苏在强化资金扶持的同时,还同步优化企业申报补助的流程。对于更新改造已完成的项目,提供支出明细和相应票据复印件即可申请补助资金;对于在建项目,企业完成资金投入或实际投入达1亿元后,即可提出补助申请。对列入清单并发生实际支出,且符合本地区资金使用方案以及拨付条件的项目,2个月内完成资金拨付。

更新完成不是终点,长效监管才是关键。为实时掌握企业设备设施管理情况,江苏还推动572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建立使用“五位一体”信息化平台,每年滚动摸排到期老旧装置,督促企业开展辨识评估,建立老旧装置动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4亿元专项资金撬动的不仅是240亿元的改造投入,更是化工行业向安全+高效+绿色转型的加速度。”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说,从“要我改”到“我要改”,从“被动达标”到“主动升级”,这场老旧装置更新改造的“攻坚战”,正让江苏化工产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