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
全省邮政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苏政办发〔2025〕32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关于加快全省邮政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8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加快全省邮政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全省邮政工作,完善高质量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快建设设施先进、技术一流、服务高效的现代化寄递服务体系,现提出如下目标措施:
到2027年,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突破250亿件,初步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服务供给体系和产业支撑体系。到2035年,行业规模实现翻两番,服务网络覆盖城乡、通达全国、联通世界,建成与“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邮政业。
一、完善邮政基础设施体系
(一)推动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建设。建设南京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无锡、苏州、徐州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南通、宿迁、淮安全国性邮政快递枢纽。统筹与国家物流枢纽、综合货运枢纽布局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枢纽内公共服务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报纳入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范围。到2027年,建成3个左右国家邮政快递枢纽。〔省交通运输厅、省邮政管理局,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均需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二)建强城乡寄递服务设施。各地建设城市新区、住宅小区和实施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时,将邮件处理场所、邮政局所、智能信报(包)箱、邮政服务用房等纳入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深化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叠加快递收发服务功能,开发农村邮件快件收发公益岗位。(省委组织部、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完善跨境寄递物流通道。推进南京禄口机场国际快件和跨境电商处理中心建设,支持中国邮政集团加快建设南京国际货邮综合核心口岸。推动省内机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建设。鼓励省内机场与寄递企业共同建设运营航空货站。(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南京海关、省邮政管理局、省邮政公司、东部机场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构建现代化产业建设支撑体系
(四)深化服务现代农业。持续提升农村地区寄递服务供给质量。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农产品预冷、保鲜、仓储、分拣设施建设,培育“电商+产地仓+寄递”模式,发展生鲜冷链寄递服务。到2027年,培育3个左右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供销社、省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快服务先进制造业。聚焦“1650”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强重点产业领域供需对接,提供入场物流、线边物流、逆向物流等嵌入式服务。利用智慧物流技术升级改造传统仓储和作业设施。鼓励寄递企业与制造企业协同“出海”。到2027年,培育一批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方面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融合发展案例。(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更好服务跨境贸易。因地制宜发展国际货运航线,推动中欧班列运输邮件快件高质量发展。支持寄递企业与跨境贸易企业合作建设跨境电商集货仓、出口前置仓、公共海外仓和分拨中心。整合跨境运输和境外仓储、配送资源,提供跨境电商产业带“一带一策”解决方案。(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延伸寄递物流产业链。研发推广新一代自动分拣成套设备、智能安检机和寄递无人机、无人车等装备,符合条件的认定首台(套)装备。发展快递绿色包装产业。鼓励研发适应快递末端配送需求的封闭式小型新能源货车。(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健全行业服务供给体系
(八)保障邮政普遍服务供给。强化邮政主干网络建设,提升网络关键节点自主可控水平。加强新建城区普遍服务设施建设,依法落实设施征收安置补偿规定。推进城乡普遍服务均等化。支持代理邮政储蓄银行办理商业银行有关业务发展,重点反哺邮政普遍服务。(省邮政管理局、江苏金融监管局、省邮政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提升快递服务品质。健全快递服务产品体系,满足多层次、多元化快递服务需求。落实快递服务承诺告知制度,全面提升快递服务履约水平。鼓励寄递企业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提供适老化和无障碍服务,在提供公共服务场所配备必要的无障碍设备和辅助器具。完善政务服务平台邮政业咨询、申诉服务功能。(省数据局、省邮政管理局、省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丰富行业服务场景。拓展邮政普遍服务网点便民服务功能,深化政邮、警邮、税邮、法邮等合作。推动寄递服务进景区、进机场、进车站。加快推进旅游景区主题邮局建设。完善消费品以旧换新、互联网医院等场景寄递服务体系。(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邮政管理局、省邮政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快发展智慧邮政
(十一)发展“无人快递”。拓展无人机在邮件快件支线运输、快递末端服务场景应用。包容审慎推动快递无人车规模化应用,探索有序开放路权。(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公安厅、省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推动设施设备智能化。推动老旧安检设备和分拣设备更新,建设一批智慧快递分拨中心、智慧快递园区。支持无人快递服务站、智能收投终端建设。推荐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发掘行业数据价值。提升省邮政业安全监管与服务云平台数据采集质量和使用管理水平,服务政府决策、生产运输、市场监测、指挥调度。推动企业数据开发利用,提供供应链优化、库存管理、销售预测、客户画像等服务。(省数据局、省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十四)加快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深化快递过度包装治理和快递塑料包装污染治理,推广电商快递原装直发。推动将快递包装废弃物纳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推进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鼓励采购使用绿色认证产品。(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商务厅、省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控制和减少行业碳排放。推动新建改造邮件快件处理场所、仓库、园区广泛使用节能降碳技术,支持符合条件的申报零碳园区。用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推动淘汰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中型、重型营运货车,推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货车在干支线运输、城市配送等领域应用。继续探索依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邮件快件。推动智能分仓、科学配载、路径优化等数字技术赋能降碳减排。(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建设高水平“平安邮政”
(十六)夯实行业安全发展基础。确保邮政机要通信安全、准确、及时。加强重大题材邮票发行监管。做好行业“扫黄打非”工作。完善寄递渠道安全监管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电商销售物品安全源头管控,严格落实寄递安全“三项制度”。落实安全生产各方责任,压紧压实寄递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保障行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数据和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省国家安全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商务厅、省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强化行业保通保畅。强化运行监测预警、风险研判、源头管控和信息报告,防范化解行业重大风险。完善邮政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纳入同级人民政府专项应急预案。鼓励寄递企业参与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将邮政业设施、场所、车辆、人员纳入各地“平急两用”体系。(省发展改革委、省应急管理厅、省粮食和储备局、省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提升行业治理水平
(十八)优化行业营商环境。适时推动《江苏省邮政条例》《江苏省邮政普遍服务保障监督管理办法》修订,开展快递市场立法调研相关工作。加强绿色包装、节能降碳、设施设备以及产业融合等领域相关标准供给。保障末端投递车辆城区通行和临时停靠提供便利,建立机要通信专用车辆管理保障制度。进一步放宽城市道路对新能源厢式和封闭式货车的通行限制。依法加强快递市场价格行为监管。(省司法厅、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省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深化行业基层治理。加强行业党的建设,推动组建市级快递行业党群服务中心。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化解机制。加强法律援助平台阵地建设,畅通寄递从业人员服务渠道。加强行业群团组织建设。加强从业人员凝聚服务。(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邮政管理局、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加强资源要素保障
(二十)加强土地要素保障。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统筹保障邮政快递基础设施用地需求。鼓励盘活利用存量房产和低效用地建设邮政快递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提升物流强度为导向,推动邮政快递企业节约集约用地。(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加强财政政策支持。落实邮政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加强邮政监管支撑机构履职能力建设。鼓励市县统筹各类相关专项资金支持邮政业发展。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交运贷”财政贴息等资金引导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项目。按规定落实支持邮政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税务局、省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二)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发挥政府产业基金作用,引导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邮政业重大项目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快递仓储物流基础设施申报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项目。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服务产品,支持小微快递企业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江苏金融监管局、江苏证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三)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选派邮政业干部参与地方调训。加强邮政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邮政业职业技能提升工程,推进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推动企业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