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资讯
省职业院校双创大赛决出一批高质量项目
时间:2025-08-05 07:02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默认

7月31日,“中国银行杯”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省级决赛在苏州落下帷幕,来自全省55所院校209支队伍的359个项目展开激烈角逐,为解决发展痛点提供“青春智慧”。

本届大赛由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联合主办,吸引了全省220所院校的9.7万个项目参加,赛事设立创意组、创业组、创新启蒙组和实践启蒙组4个组别,是全省职业院校中参赛面最广、参赛水平最高且影响最大的创新创业盛会。

“每年造成大量损失,海洋腐蚀是国家资产的无声杀手!”大赛季军项目牵头人、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柏浪展示的数据触目惊心。针对海工装备在浪溅区遭遇腐蚀和机械冲击带来的双重破坏性影响,他们用600多个日夜突破技术瓶颈,研发出新型海工装备超耐蚀非晶涂层技术。而高技术海洋工程装备集群和高端新材料集群,正是江苏制造业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能不能保证产品性能?”评审专家、中关村软件园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副主任高立峰追问。团队介绍,他们的产品成本比国外竞品低30%,防护寿命却从1—2年延长至3—5年。今年7月,团队负责人柏浪有了个新身份——南通市御浪防护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总经理。更让行业振奋的是,该技术已在跨海大桥钢管桩完成相关验证,并拿下订单,正从实验室走向碧海深蓝。

“我们在考察项目技术创新力的同时,更看重项目是否具备可落地性,以及长久发展的持续性。”在评审专家、北京青创伯乐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余柏文看来,今年比赛中不少项目都已经成功转化落地,未来极有可能成为行业新星。

车载语音干扰、展馆讲解串扰……这些问题困扰着人们的生活。能否让声音像光束一样“指哪打哪”?在现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学生顾雨晗介绍,“传统音响声音发散,而我们要让声波像手电筒光一样定向传播!”她和团队自主研发的超声波定向传声装置,用一年半的时间突破核心技术,直接合成可调的声音波束,解决噪声难题。这个项目在本次比赛中斩获冠军。

“你们有没有在真实环境下做过测试,效果如何?”一名评审专家对技术的应用效果很是谨慎。顾雨晗从容不迫地介绍,目前团队已经在社区、汽车、教室等场景中进行了实验。在社区广场上安放装置后,跳广场舞的居民可以听到音乐,而场外的人们不会受到干扰。更惊艳的是车载方案:主驾听导航、副驾看电影、后排享受音乐,三维空间互不干扰。“目前,我们已经获得100万元的意向投资,并成立了科技企业,预计今年将有不错的营收。”顾雨晗说。

创新创业的灵感,离不开与生产一线的紧密贴合。带领项目团队斩获亚军的崔志浩,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一名学生,他立志做工业级数字印刷装备核心部件的“破局者”。在企业实习期间,他注意到,数字印刷市场快速扩大,定制化需求不断增长,但工业级数字印刷设备被外资主导,亟需破局。他走访调研了沪苏浙地区12家企业,向300余名企业一线工程师“取经问道”,研发出的产品追平国际水平,就连广东省印刷协会会长符正光看后也赞叹不已,“该设备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小,有望引领行业发展潮流!”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参赛团队研发的体外自动除颤器,已经成功挽救115人的生命,最小的患者年仅7岁。团队负责人翁繁表示,团队是在政策东风中嗅到机遇——去年,国家将AED列为物业管理基础服务设备,市场需求大大增加。于是,他们便立志研发出能边检测边做心肺复苏的AED装置。

“我们从一个只擅长研发的团队,逐渐成长为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多维跨界团队。”面对目前略显“拥挤”的赛道,团队也毫无惧色,“我们与目前市面上的产品技术路径不同。”翁繁介绍,为了提升技术优势,团队还与苏州医工所等知名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开发多项创新技术,并与医疗器械研发、急救培训、技术工程等不同领域专家合作,协同攻关。目前,这款国产AED已进入浙江大学等高校以及120多个社区,预计今年营收将达到3200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