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图片新闻
非遗焕新 青春同行
时间:2025-08-08 08:46 来源:视觉江苏网 字号:默认

8月7日,来自江苏、香港、澳门、台湾的青年学子齐聚无锡,共赴“非遗焕新 青春同行”——苏港澳台青年非遗传承保护活动之约。赵亚玲 摄

彩漆入水,一把把素扇缓缓沉入水中,或旋转、或轻摇,水波荡漾间,扇面呈现出独一无二自然变幻的肌理和云水相融的艺术感。87日,“非遗焕新 青春同行”——苏港澳台青年非遗传承保护活动走进无锡。来自香港大学的青年学生钱辛之在体验非遗漆扇制作后不由感慨:“一半人为,一半天成,成品比预想的更惊艳,这种体验真让人着迷。”

60余名青年学子相聚盛夏江南,“沉浸式”感受非遗和江南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在梅村二胡文化产业园,刨木声与琴弦试音的清越声响交织成韵。青年们细细观察匠人打磨琴杆、鞔制蟒皮时手腕发力的轻重缓急,静心聆听二胡名家现场演奏,品味“二胡之乡”江南小调的细腻与柔美;在梅里遗址博物馆凝视3000多年前的原址遗迹,追溯千年梅里伯渎的沧桑变迁,了解数千年前跨地域文化交流的魅力;在“一曲锡剧,半城江南”的传承中,感受千年吴韵的烟火与诗意……

苏绣的重要分支无锡精微绣将活动推向高潮。在梅里古镇“绣泽江南”鲍文姬工作室,青年们从最基础的“缠针”“上圆绷”等练起,触摸城市最细腻的文脉肌理。“精微绣最讲究用线的技巧,一根丝线可以被劈成八十分之一,捻松、劈线是基本功。”鲍文姬介绍。绣绷旁,青年们埋头反复比对色谱、针脚,一针一线细细跟学。

“我们现场体验非遗手工,感受丰富的吴地地域文化,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增强了文化自信。”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李倩茹说,整场活动让其受益匪浅。一旁的青年学子也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开阔了视野、了解了国情,拓宽了彼此交流互动的渠道,更产生了深厚的文化认同感和同根同源的归属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