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开放 > 数据发布
体制改革方兴未艾 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2019-09-11 来源:省统计局 字体:[ ]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文化日益繁荣,江苏不断推进文化领域改革,积极探索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模式。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抓住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机遇,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特色发展,文化产业实力大幅提升,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并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

江苏文化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1949-1978年)为奠定基础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改革开放至文化体制改革前(1979-2002年)为文化产业恢复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文化需求有所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恢复发展。(三)文化体制改革至今(2003年—)为文化产业高速发展阶段,群众文化需求和消费能力随着经济发展日益提高,文化体制改革日益深入,文化市场逐步放开,文化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一、改革迸发动力,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进入新世纪,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文化发展基金,扶持重点文化项目和重点文化行业,并通过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区,做强做大了一批骨干文化企业,经济总量规模亦不断扩大,促进江苏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全省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发展逐步进入快速运行轨道。

(一)总量规模不断增长

2017年江苏文化产业规模以上法人单位7884家,实现就业117.6万人,资产总计1.5万亿元,营业收入1.1万亿元,利润总额934.2亿元,应交增值税272.6亿元。2004年,国家首次公布各省文化产业经济总量数据,江苏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58.5亿元(按现价计算,下同),2017年增长到3797.2亿元,年均增长23.0%,增速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地区生产总值的速度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速度。2010年至今,江苏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在全国各省市中仅低于广东,位列全国第2 位,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从2004年7.5%提升到2017年的11.5%。表明文化体制改革以来,江苏抓住全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机遇,文化产业规模获得快速发展,彰显了江苏作为文化大省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快速提升,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稳步提高。经过十一年的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4年的1.7%提高到2015年的5%,年均提高0.3个百分点,完成了江苏文化强省战略的既定目标。文化产业已逐渐成长为江苏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并成为推动江苏科学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撑力量。

图1  2005-2016年江苏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及占比情况

(二)重点文化企业成为中流砥柱

2017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超过10万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7884家,实现增加值2797.9亿元,占全部法人单位增加值72.7%。2012年开展规模以上文化单位认定以来,江苏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增长迅速,单位数从4395家扩大到7884家,增加了3489家;实现营业收入从7718.6亿元扩大到14109.8亿元,增长了82.8%。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增加值在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中占绝大部分,且所占比重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对江苏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江苏通过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和文化资源整合,形成了一批骨干型文化企业,对全省文化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其中: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广电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广电网络集团、江苏文投集团、江苏演艺集团6家企业被列为全国重点文化企业。这6家重点文化企业中5家为集团法人、1家为独立法人单位,拥有文化法人单位数163家,吸纳就业3万余人,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近700亿,占全省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企业的四分之一。近年来,这6家重点文化企业经营稳定,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规模经济效应,同时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引领文化发展方向等方面社会效益显著,成为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标杆。

图2  2012-2017年江苏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基本情况

(三)中小型文化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江苏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开放文化市场,使民营企业得以进入文化产业,坚持做优存量、做强增量,注重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先后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和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通过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打造中小企业集群,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进一步激发中小型文化企业创造活力。2012-2017年,我省中小型文化企业(指企业法人单位,不含个体工商户)由7.2万家发展到11万余家。

江苏中小型文化企业不仅单位数量增长较快,吸纳就业能力亦不断增强。2017年,全省中小型文化企业单位数11.5万家,比上年净增0.9万家,中小型单位数占全部文化企业的93%以上。虽然中小型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只占全部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四分之一,但在吸纳就业人员上发挥着独特优势,2017年江苏中小型文化企业从业人员97.9万人,占全部文化企业近一半,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

二、创新释放活力,文化内容生产“全面开花”

江苏省委省政府积极投放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出台文化创意和设计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通过税收减免、人才引进等措施,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文化内容生产已经成为江苏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文化内容生产成为主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为文化核心领域和文化相关领域两个部分。其中文化核心领域包括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造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等六个大类,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江苏把文化内容生产作为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先后出台《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江苏广播影视发展规划》等政策,成立紫金文创研究院,举办“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江苏工业设计大赛等活动,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内容生产全面发展。

2012年,江苏文化产品的生产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首次到达50%,经过几年发展,提高到2016年的56.11%。2017年起,执行新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江苏文化核心领域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53.6%,且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态势。在全部文化产业分类中,广播电视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三大类表现尤为突出,年均增幅都在30%左右,2016年,广播电视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三大类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5.2%,占文化服务业增加值的一半。2017年,执行新的分类标准,其中新闻信息服务实现增加值237.0亿元,文化内容创作实现增加值750.6亿元,创意设计服务实现增加值1379.3亿元,三项共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40.6%。

图3  2017年江苏文化及相关产业行业大类分布情况

(二)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随着科技发展,江苏新兴文化产业在全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持续扩大,并逐渐成为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潮流。在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中,共有新兴文化产业企业1745家,占文化服务业企业(2733家)总数的63.8%;同时,吸纳就业人数22.6万人,占文化服务业企业从业(31.5万人)总人数的71.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6.7亿元,占文化服务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的74.7%,新兴文化产业各项指标在文化服务业中占比均较高。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通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相融合,不断产生新的文化产业的形态和种类。通过不断加大新兴文化企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江苏先后建成国家级动漫产业园区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5家,全国文化与融合示范基地3家,国家广告产业园2家。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23家,省级重点文化科技产业园18家,首创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一基地、多园区”的发展模式。

江苏新兴文化各行业发展迅速。其中: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的增加值从2004年的21.1亿元增长到2017年185.3亿元,年均增速18.2%;文化信息传输服务的增加值从2004年1.4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218.0亿元,年均增速47.4%;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增加值从2012年409.7亿元增长到2017年846.7亿元,年均增长15.6%,增速均明显高于同期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同时,新兴文化产业劳动生产率30万元/人左右,远高于江苏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4万元/人。江苏新兴文化产业规模的不断突破,提升了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劲动力。

图4  2004-2017年部分新兴文化产业增加值情况(亿元)

(三)文化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江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化扶持政策,鼓励文化与金融、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推进民营文化企业、文化创意与设计产业行业的发展等,文化服务业迅速发展,江苏文化产业行业结构和地区分布得到显著调整。从文化产业组成部分看,文化核心领域包含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文化娱乐休闲服务, 2004年实现增加值116.1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4.9%,2017年实现增加值2131.9亿元,占全部增加值的53.6%,占比提高8.7个百分点。从文化产业国民经济产业分类看,文化制造业占比逐年降低,文化服务业占比逐年提高,2015年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50.7%,首次超过一半,显示江苏文化产业从制造业为主逐步向文化创意、内容生产、新兴文化等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发展。

江苏文化内容生产还注重上下游产业间供需对接、良性互动,初步形成了规模发展良好、提质增效示范作用较强的三大产业集群:影视文化产业集群、出版发行文化产业集群、文化创意设计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发展带动区域间密切配合,江苏文化产业正形成从“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块南至北呈梯状分布,分工协作,共同发展。产业上下游有机集聚、深度融合发展不断优化江苏区域文化产业结构。

三、彰显文化自信,特色文化产业“群星璀璨”

江苏历史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产业建设中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传统文化技艺实现创新发展,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展示,文化对外贸易不断提升,文博会展影响日益扩大。通过深挖文化资源,提档升级传统文化,形成了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紫金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常州动漫节,南京报恩寺文化项目,苏州刺绣、无锡紫砂、连云港水晶等工艺美术品为代表的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名片,扩大江苏文化影响、彰显文化自信。

(一)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力度空前

江苏不断加大文化遗产开发保护投入,至2017年有规模以上文物保护及景区游览单位486个,实现就业5.4万人,资产总计为1844.6亿元,分别占全部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的11.4%、11.9%、24.6%。随着投入不断增长,文物保护和景区游览对文化产业经济贡献不断提高,2017年文物保护及景区游览实现增加值160.5亿元,相比2004年增加值8.4亿元,年均增长25.5%。

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又满足群众需求,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彰显中华传统文化自信,形成众多区域文化产业地标。如:南京市投入50.2亿元,建成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保护文物遗产,宣传知恩图报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常州市、镇江市争相利用茅山文化遗产资源,投资超百亿建成句容茅山景区、金坛东方盐湖城等项目,弘扬中华传统道教文化;连云港市、淮安市利用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故乡优势,建设西游记主题公园、西游小镇,举办西游文化节,弘扬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

(二)工艺美术品实现高附加值

抓住工艺美术品消费市场繁荣的机遇,各地加大政策引导,保护传统工艺遗产,发展工艺美术品制造业,江苏工艺美术品经济贡献不断增长,实现就业不断提升。2017年工艺美术品生产共实现增加值330.5亿元,相比2004年增加值10.4亿元,年均增长30.5%,其中规模以上工艺美术品制造企业631家,实现就业12万人。通过引进与培养文化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发挥江苏工艺美术品非遗大师影响力,同时注重工艺美术品的创意创新,加强与互联网相融合,大大提升工艺美术品生产的附加值,促进工艺美术品行业快速发展,成为江苏各地文化产业的亮点。

江苏各地充分利用自身特点,开发优势工艺美术产品,由于和文化创意产业高度融合,使特色工艺美术品生产的附加值远高于传统文化制造业。如:无锡市重点发展紫砂产业,2017年营业收入30.3亿元,实现增加值24.2亿元,带动就业1.7万人;连云港重点发展水晶工艺品产业,建立水晶特色小镇,2017年营业收入172.3亿元,实现增加值81.6亿元,带动就业25.0万人;扬州市重点发展玉雕等工艺美术品产业,2017年营业收入25.1亿元,实现增加值12.0亿元,带动就业1.9万人。

(三)文博会展影响不断扩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文化会展、文化博览会产业从无到有,实现快速发展,扩大了本土文化产品的知名度,产业经济贡献亦不断提高,2017年文化会展服务实现增加值23.8亿元,相比2004年增加值0.1亿元,年均增长52.3%。文博会展在产生经济效益同时,带动了文化产品的销售。2017年,江苏文化贸易增加值275.5亿元,相比2004年文化贸易增加值23.1亿元,年均增长21.0%,文化市场日益丰富,群众文化消费得到不断提升。

江苏文博会展在数据增长同时还注重档次提升,不断扩大会展影响力,借助会展开展文化交流,推进文化合作,有效的带动江苏文化“走出去”。紫金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南京米兰创意设计周、苏州文博会、常州动漫节等文博会展在全国和国际上影响力不断提升。通过会展、博览会有效地推动江苏文化“走出去”,培养了以凤凰传媒为代表的一批文化出口龙头企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经济基础,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和推进,紧抓国家文化强国重大战略机遇期,积极谋划文化产业发展大局,加快推进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取得了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在这新的起点上,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将紧紧围绕文化高质量建设的总体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开拓进取,积极面对竞争和挑战,加快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使江苏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注:2004年,江苏首次使用国家制定的文化产业分类,建立文化产业统计制度,使文化产业数据有可比性,本文采用文化产业统计制度建立以来的统计资料,从数据变动情况展现江苏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