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截至8月底,南通市78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南通市聚焦“应减尽减、能快则快”,力求申请材料最简化、服务流程最优化、报批成本最小化,40个项目办理桩基施工许可证,38个项目按“一证办理”机制核发施工许可证,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建设。
“联合会商+风险提示”,审批链条再前延
今年,南通市制定了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审批服务清单,对263个省、市级重大项目全部配备代办帮办专员,定期召开重大项目推进例会,及时研究会商重大项目推进中的重难点问题。
为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南通市充分发挥首席审批服务咨询师作用,主动上门为项目开展审批前延服务指导,制定个性化“批前”服务清单,排出项目报审流程图和时间表,做好各类风险提示,指导企业做好报审准备工作。截至8月底,南通市县两级已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提供点对点业务指导超700次,为全市重大项目、民生实事项目提供前延服务。
南通市还积极融合升级重大项目审批“线下专区”“线上专窗”服务渠道,由通州区、如东县试点推行“项目建设全周期智慧导办服务平台”,为项目业主提供从招商引资、立项到竣工验收、不动产办理的全流程导办审批服务。平台今年以来已生成流程指引500多次。
“桩基先行+一证办理”,审批环节再优化
围绕服务重大项目,南通市全面推行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桩基先行许可”、施工许可“一证办理”等一系列“早开工”服务举措,在工程建设领域进一步优流程、减材料、提效能。
“拿地即开工”已在重大工业项目中实现常态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政府投资项目、公益项目拓展。今年上半年,南通市已有4个政府投资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桩基先行”自去年6月实施后,已在101个建设项目上应用,能够实现开工提速60天左右。总平方案确定后,就允许桩基工程先行审图、先行发包,先行颁发施工许可证,主体工程的相关流程与桩基工程施工并行。并行办理期间的安全、质量责任落实给建设单位,确定总承包单位后再由其负总责,形成安全质量责任落实闭环。
在项目推进建设的过程中,施工许可证还会不断“变身”,土建、装修、幕墙、配套,不再需要申办多张施工许可证,施工范围会随施工图审查进度自动扩展,系统的互联互通也让事中事后监管始终在线。南通从简化审批出发推出“一证办理”机制改革,将“多次办”集成为“一次办”,帮助建设单位减少报审材料75%以上,减少报审跑动3至4次。目前施工许可“一证办理”已在南通全市域常态化落实,近百个项目享受到“一证到底、简而再简”的便捷。
“告知承诺+容缺办理”,服务模式再创新
“告知承诺+容缺办理”,是南通市持续推进的审批服务模式。以政务服务部门清楚告知、企业诚信守诺为基础,南通市对市级以上重大项目审批中的风险可控、纠错成本低且能够通过事中事后监管有效防范风险的行政审批事项,允许申请材料后补或免交、实质审查后置或豁免。
去年,南通市就在全市域启动“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审批服务模式,出台《政务服务事项容缺受理实施办法》,公布了139项容缺受理事项清单,全面构建容缺受理服务机制;今年,作为全省告知承诺改革扩容清单梳理试点城市,南通市又在此前国家公布的24项告知承诺事项基础上新增32项事项,包括经营许可类24项、项目投资审批类8项,在事中事后监管举措中,探索推广以信用承诺为特点、以信用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约束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