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唯一同时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江苏水运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24年底,全省干线航道里程达2664公里、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达29.8亿吨、万吨级以上泊位数598个、港口货物吞吐量36.1亿吨、亿吨大港数10个,均居全国第一。为进一步发挥水运优势,前年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出台《关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的意见》,去年省委、省政府召开“水运江苏”建设推进会,这两年“水运江苏”建设也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系统谋划“水运江苏”顶层设计。2023年底印发《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23—2035年)》,对“两纵五横”干线航道网能级进行了提升,二级及以上航道里程由1008公里提升至2727公里,占比从25%提升到65%。
持续加快骨干航道建设。去年苏南运河二级航道整治工程全线开工。德胜河、连申线、徐圩港区疏港航道等提前一年实现开工。到今年底,苏南运河将全线建成二级航道,实现2000吨级船舶京杭运河江苏段全天候畅行,形成长江干线横穿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的二级及以上航道“十字形”主轴,全省二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1100公里,有望跃居全国首位。
创造性建设“小快灵”航道。针对企业运输“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创新建设通港达园专支线航道,已累计建成6条、在建5条。这些“小快灵”航道里程短、投资小、工期短,但是效果特别好。
创新推动沿江沿海港口转型发展。推动沿江沿海港口更好融入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促进各大港区错位经营,特色发展。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40万吨矿石码头等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运营,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国际枢纽海港能级进一步提升。目前我省共运营国际集装箱航线82条,其中,远洋航线13条、近洋航线69条。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建设覆盖更广、标准更高、联动更畅、效益更好的现代化水运体系,到2030年,全省二级及以上航道里程力争达到1700公里,基本建成“两纵五横”干线航道网主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