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用邮需求,更好体现邮政公共服务属性,我们在邮政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上积极作为,取得了明显成效。
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面,目前,我省共有8个城市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规划布局14个国家物流枢纽。连云港-徐州-淮安、上海和苏州-无锡-南通两个组合型枢纽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我省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南京、无锡、徐州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苏州国际邮件交换站以及南京禄口机场、苏南硕放机场等进出境快件监管中心,在邮件、快件跨境通道能力建设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方面,2022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文件对我省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安排,明确了到2025年全面推广“交邮社”合作模式的工作目标。目前,县级、乡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实现了“全覆盖”,建成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站点1.2万个,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渠道基本畅通。
寄递末端设施建设方面,近年来,我省出台一系列文件推动支持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进社区,明确住宅智能信报箱建设标准,推进全省住宅智能信报箱建设运营,要求“各地建设城市新区、住宅小区和实施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时,将邮件处理场所、邮政局所、智能信报(包)箱、邮政服务用房等纳入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建设”,为后续健全相关规划建设体系提供了政策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完善基础设施。
一是推动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建设。国家邮政快递枢纽是畅通经济循环、联通全国统一大市场、引领现代化物流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对服务保障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明确了我省“1+3+3”枢纽布局体系,即:建设南京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无锡、苏州、徐州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南通、宿迁、淮安全国性邮政快递枢纽。到2027年,建成3个左右国家邮政快递枢纽。统筹与国家物流枢纽、综合货运枢纽布局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枢纽内公共服务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报纳入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范围。
二是建强城乡寄递服务设施。扎实推进住宅智能信(包)箱建设和运营维护,上半年新建智能信报箱格口3.95万个。同时,深化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叠加快递收发服务功能,开发农村邮件快件收发公益性岗位。
三是完善跨境寄递物流通道。推进南京禄口机场国际快件和跨境电商处理中心建设,支持中国邮政集团加快建设南京国际货邮综合核心口岸,推动省内机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建设,鼓励省内机场与寄递企业共同建设运营航空货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