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江苏各地正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加快布局,推进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跨江运送医用品、长江巡检、为船员配送物资……沿着长江南京段,这样的场景几乎天天可见。路面上车流人流川流不息,头顶的天空也一样忙碌。
无人机的控制大脑就在南京浦口区的这栋大楼里。一进大楼,记者注意到,电子屏上的数字正在实时变动。
为了让低空经济更好“起飞”,南京在全国率先设立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在试验区里记者看到,通过这样的智慧云平台,可以对全市无人机进行全过程的监测、运行和管理。
江苏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浦口区领导小组专班副主任岳利凡介绍称:“我们目前已经规划了42条航线,大约有一千公里左右的航线,每天有几十架无人机在空中飞行,进行着各式各样的场景应用。”
而在试验区的另一栋楼里,来自高校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正在对无人机设备进行调试。目前他们已经开发量产10多个低空经济领域的机型,覆盖从载重3公斤到300公斤。
南京长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燕雪峰说:“所有的关键技术、产品、平台,甚至管理规范,我们都能找到相应的企业来组成联合团队,将所有场景成功落地。”
眼下在江苏多地,围绕低空经济,都在加紧布局产业链和创新链。在苏州太仓,一个以低空经济为主导的航空航天产业园正在加速形成,80多家相关企业汇聚于此,涉及无人机研发制造、飞行应用、服务保障等产业链上下游重点领域。当地还针对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需要,挖掘拓展应用场景,进一步激发低空经济潜力。
苏州太仓市工信局局长方海宁称,以前太仓的经济是在轮子上面,今后将是在机翼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