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扬州市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规上企业完成开票销售91.7亿元、产值10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3%、48.4%;全市造船完工量达24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9.6%,部分骨干船企在手订单交期已排至2028年。
据了解,5月8日,扬州市举行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供应链协同、产业链融通发展专场对接活动,80余家链上企业参会,扬州头部造船企业发布采购需求清单,海工装备企业路演推介核心产品。活动还搭建线上供需沟通平台,推动上下游企业持续对接。
搭建上下游企业供需交流平台,提高本土配套水平,是扬州市推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举措。
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是扬州正着力攻坚突破的13条新兴产业链之一,在全省乃至全国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产业链共有规上企业63家,其中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两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2023年,规上企业产值达330.7亿元,同比增长38.5%;全市造船完工量达702万载重吨,占全省的35.3%、全国的15.6%。
2024年,扬州市将通过推动产业链融合发展、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开展新能源船舶配套招引,加快产业工人培养合作,健全产业链发展要素,加快壮大新质生产力。
一是稳妥提高LNG、氨/甲醇燃料(混合)等清洁能源船的建造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打造品牌船型。引导企业建造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鼓励承接特种船舶、海工装备模块等。推动优势配套绳缆、电缆企业与科研院所加强科技攻关,做大做强,扩大全球市场占有率。
二是发挥扬州市新能源船舶的全球引领示范作用,通过招引船用电力推进系统、船用电池制造等配套,进一步拉长增粗产业链。
三是推动国内相关高校与扬州市大专院校、产业链企业合作,通过委托培养、定向招生、开设技术培训班等方式,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产业工人,提升工人技术水平。
四是推动国外船级社在扬州驻点,对扬州地区船舶配套产品开展入级检验,实现本地船用产品配套出口船舶;推动引入船舶交易市场,做大产业链下游市场;做好船舶抵押融资相关工作,服务船舶建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