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来自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25家世界500强企业、50家跨国公司、60家绿色低碳行业领军企业齐聚盐城,共同参加跨国公司江苏行—盐城零碳产业园国际合作交流会活动。嘉宾们聚焦“‘碳’路先锋 ‘绿’动未来”这一主题,合力探索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近年来,盐城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不断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在零碳产业园区、光伏产品碳标识认证、零碳旅游景区等方面先行探索,取得一批试点成果。会上,《盐城市首批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名单》《沿海零碳产业园区建设规范》《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光伏组件》等一系列重要成果成功发布。
《沿海零碳产业园区建设规范》是全国首个关于沿海地区零碳产业园区建设的地方标准。该标准结合盐城市零碳产业园区试点建设实践,确立沿海零碳产业园区的建设原则,规定基本要求、建设重点和运维管理,为沿海地区产业园区的零碳转型提供开创式的标准化技术支撑。
《盐城市首批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名单》包含江苏大丰港经济开发区、江苏射阳港经济开发区、盐城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盐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个园区,以及江苏悦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盐城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家企业。发布名单旨在发挥试点示范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夯实绿色技术创新基础、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化绿色开放合作,为江苏、中国乃至全球的绿色低碳事业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碳足迹标准,有利于保持国内光伏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盐城市积极开展光伏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省级试点,研究制定针对光伏产品的碳足迹评价规范。《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光伏组件》规定光伏组件碳足迹评价的范围确定、数据收集、排放计算、分配原则、碳足迹评价值等,为支撑我国光伏产品碳足迹评价提供可操作的方法。
活动现场,东台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东台条子泥景区获评“零碳旅游景区”。近年来,盐城市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创塑生态保护示范,加速绿色价值转换,以“标准·认证+”核心理念助力绿色低碳景区建设,按照“零碳管理+减碳技术+运营绩效”认证评价体系,引导景区打造“碳”IP,推动“碳传播”,探索文旅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模式。
合作共赢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跨国公司是构建开放型世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活动期间,盐城市共签约项目27个,总投资216.2亿元,涵盖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其中外资项目11个。